- 月份: 魏太和七年 青龙元年 蜀建兴十一年 吴嘉禾二年2月
- 类别: 政治
- 事件名: 曹叡幸摩陂观龙,於是改年青龙
- 地点: 摩陂
- 人物: 曹叡
- 是否史实: 是
- 年份: 233年
- 出处: 三国志 晋书 全三国文 艺文类聚 水经注 宋书
二月丁酉,幸摩陂观龙,於是改年;改摩陂为龙陂,赐男子爵人二级,鳏寡孤独无出今年租赋。(明帝纪)
(艺文类聚卷八引魏略 明帝出次摩陂,有龙见於井中,帝出观,因改摩陂为龙陂。)
(水经注卷二十一 魏青龙元年,有龙见于郏之摩陂,明帝幸陂观龙,于是改摩陂曰龙陂,其城曰龙城。)
(宋书符瑞中 魏明帝青龙元年正月甲申,青龙见郏之摩陂井。帝亲与群臣共观之,既而诏书工图写,龙潜而不见。)
(晋书五行下 凡瑞兴非时,则为妖孽,况困于井,非嘉祥矣。魏以改年,非也。干宝曰:“自明帝,终魏世,青龙、黄龙见者,皆其主兴废之应也。魏土运,青木色,而不胜于金。黄得位,青失位之象也。青能多见者,君德国运内相克伐也。故高贵乡公卒败于兵。”案刘向说,龙贵象而困井中,诸侯将有幽执之祸也。魏世,龙莫不在井,此居上者逼制之应。高贵乡公著《潜龙诗》,即此旨也。)(宋书五行五)
(全三国文卷三十二 太和七年春,龙见摩陂,行自许昌,亲往临观,形状朅丽,光色烛燿,侍卫左右,咸与睹焉,自载籍所纪,瑞应之致,或翔集于邦国,卓荦于要荒,未有若斯之著明也,惟殷眺之旧式,乃展义而省方,皇舆发於洛邑,遂巡幸于许昌,宪宸极之天居,建正殿以当阳,有蜿之龙,来游郊甸,应节合义,象德效仁,焕若罗星,蔚若翠云,光舄弈以外照,水清景而内分,圣上观之无射,左右察之既精,聊假物以拟身,忽神化而无形,昔太昊之初化,首帝德以表名,暨明后之隆盛。又降见以扬声,惟玲兽之玄真,实殊异於四灵,信应龙之道扬,将天飞於泰清。)
(全三国文卷三十八 懿矣神龙,其知惟时。览皇代之云为,袭九泉以潜处;当仁圣而觌仪,应令月之风律。照嘉祥之赫戏,敷华耀之珍体,耀文采以陆离,旷时代以稀出。观四灵而特奇,是以见之者惊骇,闻之者崩驰,观夫仙龙之为形也。盖鸿洞轮硕,丰盈修长;容姿温润,蜲婉成章。繁蛇虬蟉,不可度量。远而视之,似朝日之阳;迩而察之,象列缺之光。爚若鉴阳,和映瑶琼,[日对]若望飞,云曳旗旌。或蒙翠岱,或类流星;或如虹霓之垂耀,或似红兰之芳荣。焕璘彬之瑰异,实皇家之休灵;奉阳春而介福,赍乃国以嘉祯。)
评论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