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月份: 晋泰始五年 吴宝鼎四年 建衡元年1,2月
- 类别: 政治
- 事件名: 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,王衍造羊祜,文立建议叙用蜀汉子民以慰民心
- 地点:
- 人物: 司马炎 文立 王衍 羊祜 司马伷 傅玄 卫瓘
- 是否史实: 是
- 年份: 269年
- 出处: 三国志 晋书 全晋文 太平御览 华阳国志
春正月癸巳,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,务尽地利,禁游食商贩。(晋书武帝纪 晋书食货志)
丙申,帝临听讼观录囚徒,多所原遣。青龙二见于荥阳。(晋书武帝纪)
(宋书符瑞中 泰始五年正月癸卯,白麞见汝阴楼烦,豫州刺史刘勔以献。)
立子瑾为太子,及淮阳、东平王。(孙皓传 建康实录吴下)
二月,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、梁州之阴平置秦州。(晋书武帝纪 晋书地理上 宋书州郡三)
辛巳,白龙二见于赵国。青、徐、兖三州水,遣使振恤之。(晋书武帝纪)(晋书傅玄传 时颇有水旱之灾,玄复上疏,诏曰:“得所陈便宜,言农事得失及水官兴废,又安边御胡政事宽猛之宜,申省周备,一二具之,此诚为国大本,当今急务也。如所论皆善,深知乃心,广思诸宜,动静以闻也。)
壬寅,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,征东大将军卫瓘都督青州诸军事,东莞王伷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。(晋书武帝纪 晋书羊祜传 昭明文选让开府表注引臧荣绪晋书 昭明文选让开府表注引王隐晋书 晋书卫瓘传 晋书琅邪武王伷传 全晋文卷三 全晋文卷七十)
(太平御览卷五百二十引三十国春秋 五年,二月,以羊祜都督荆州,镇襄阳。时祜有平吴之志,方树基址,擢王濬为巴郡太守,将委以巴峡之任。祜兄子暨谓祜曰:“观濬为人,志大者侈,不可专任。”祜曰:“有大才,必可用也。”识者曰:“祜可谓能举善矣,知人则哲,叔子之谓乎?”)(按晋书王濬传,羊暨此语为王濬为参征南军事时,与三十国春秋不同。)
(晋书李熹传 迁尚书仆射。)(李熹当代羊祜为仆射。)(北堂书钞卷六十五引晋起居注 太始五年诏太子拜傅,如弟子事师之礼。)(宋书百官下 晋武帝泰始五年,诏太子拜太傅、少傅,如弟子事师之礼;二傅不得上疏曲敬。)
(晋书职官志 左右卫率,案武帝建东宫,置卫率,初曰中卫率。泰始五年,分为左右,各领一军。)(北堂书钞卷六十五引晋公卿礼秩 卫护,汉魏未见。入晋,建置卫率令一人。泰始始分置左右,率一人领兵各五千人也。)(全晋文卷三)
(晋书荀顗传 顷之,又诏曰:“侍中、太尉顗,温恭忠允,至行纯备,博古洽闻,耆艾不殆。其以公行太子太傅,侍中、太尉如故。”)(全晋文卷三)(北堂书钞卷六十五引王隐晋书 时何曾议少傅当称臣。)
(荀顗当代李熹为太子太傅,按荀顗传,称为太尉后顷之为太子太傅。荀顗为太尉为本年,顷之于史书中,一般为一年,晋起居注所称拜傅,当为李熹。)(晋书扶风武王骏传 寻复都督豫州,还镇许昌。)(晋书陈骞传 出为都督扬州诸军事,余如故,假黄钺。)(晋书胡威传 入为尚书,加奉车都尉。)(司马骏泰始六年都督雍凉,盖五年都督豫州,则陈骞代司马骏都督扬州。)(晋书贾充传 及羊祜等出镇,充复上表欲立勋边境,帝并不许。)
(晋书王戎传附王衍传 衍年十四,时在京师,造仆射羊祜,申陈事状,辞甚清辩。祜名德贵重,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,众咸异之。)(王衍造羊祜事,当在本年初。)(又羊祜传称诏罢江北都督,按之前一任江北都督为陈骞,至胡奋之前,不见有江北都督之任。罢江北都督或为本年。)
(北堂书钞卷六十八 镇东大将军司马伷表曰:从事中郎缺,用第二品。中散大夫河南山简,清粹履正,才职通济,品仪第三。)
丁亥,诏曰:“古者岁书群吏之能否,三年而诛赏之。诸令史前后,但简遣疏劣,而无有劝进,非黜陟之谓也。其条勤能有称尤异者,岁以为常。吾将议其功劳。”(晋书武帝纪 全晋文卷三)
己未,诏蜀相诸葛亮孙京随才署吏。(晋书武帝纪 诸葛亮传注引晋泰始起居注 全晋文卷三)
(晋书文立传 上表请以诸葛亮、蒋琬、费祎等子孙流徙中畿,宜见叙用,一以慰巴蜀之心,其次倾吴人之望,事皆施行。诏曰:“太子中庶子文立忠贞清实,有思理器干。前济在阴,政事修明。后事东宫,尽辅导之节。昔光武平陇蜀,皆收其贤才以叙之,盖所以拔幽滞而济殊方也。其以立为散骑常侍。”)(谯周传注引华阳国志 全晋文卷七十
)(华阳国志大同志 五年,散骑常侍文立表复假故蜀大臣名勋后五百家不预厮剧,皆依故官号为降。)
(华阳国志文立传 又上:诸葛亮、蒋琬、费祎等子孙流徙中畿,宜见叙用,一则以慰巴、蜀民之心,其次倾东吴士人之望。事皆施行。)(谯周传注引华阳国志 全晋文卷七十)
(华阳国志文立传 十年,诏曰:“太子中庶子立忠贞清实,有思理器干。前在济阴,政事修明;后事东宫,尽辅导之节。昔光武平陇、蜀,皆收其才秀,所以援济殊方,伸叙幽滞也。其以立为散骑常侍。”累辞,不许。上疏曰:“臣子之心,愿从疏以求昵;凡在人情,贪从幽以致明。斯实物性,贤愚所同,臣者何人,能无此怀?诚自审量,边荒遗烬,犬马老甚,非左右机纳之器。臣虽至愚,处之何颜!”诏曰:“常伯之职,简才而授,何谦虚也?”)(全晋文卷四 全晋文卷七十)
(华阳国志文立传称文立为散骑常侍为泰始十年,疑为传抄讹误。)(谯周传 五年,予尝为本郡中正,清定事讫,求休还家,往与周别。周语予曰:“昔孔子七十二、刘向、扬雄七十一而没,今吾年过七十,庶慕孔子遗风,可与刘、扬同轨,恐不出后岁,必便长逝,不复相见矣。”疑周以术知之,假此而言也。)
评论已关闭